灌頂藏語稱為Wang的「灌頂」一詞,語源本出古天竺梵語Abhisecani。顧名思義,就是水灌頭頂的意思。本為印度王儲登基之際的一種宮廷慣例。 事實上,「灌頂」的字義原是授權,同時含有培育、播種之意;引申來說,也就是授與修行者聽聞、修學密教 (金剛乘) 佛法的權利。 根據佛教大小乘經典的記載,每當有金、銀、銅、鐵四類「轉輪聖王」出現於世間之際,「灌頂」就成為轉輪王冊立太子不可或缺的必備儀式;輪王太子準備承續大統之位時,輪王就以四大海水淋灌太子頭頂。 如果純粹從佛教的觀點而言,成佛 (妙覺) 之前,總共五十一個修學位階,所謂「三賢位」、「十聖位」(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菩薩) 。 到了「第九地」 (善慧地菩薩) 準備進昇到「第十地」 (法雲地或稱灌頂地菩薩) 時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會以智慧水灌頂授記,此舉稱之為「受職灌頂」。 印度佛法藉由「蓮華生大士」 (GuruPadma) 傳入藏地之後,逐漸演變為藏傳佛教傳授密法必經而隆重非常的「灌頂」儀軌。 進行「灌頂」傳法之際,由具備資格的上師或仁波切手持「本巴」 (俗稱灌頂壺) ,在受法者頭頂上澆灌聖水。 此一舉動不僅隱含授予力量的象徵意義,同時也被認為是把一種神力灌注於受法者的內心,生生世世永久停留、適時發揮效力。 具備各自舉行、同步舉行等多種形式不一的「灌頂」,無論採取何種形式,一般而言,都必須完成四個階段的傳承。這四個階段涵蓋:法器傳力、秘密傳力、傳授神智之力、最高層次的傳力。 主要區分為「四部瑜珈」 (事密、行密、瑜珈密、無上瑜珈密) 的金剛乘教法,尤其重視「灌頂」。「灌頂」大致可以分為「結緣灌頂」、「傳法灌頂」兩大類。其中,後者又稱為「金剛阿闍黎灌頂」。 整個「灌頂」過程之中,負責傳授的金剛上師或「阿闍黎」 (梵語:軌範師) 必須自己先行觀想成「本尊」 (主要包括五方五佛、八大菩薩、五大金剛等三十七尊) ,同時觀想「五方佛」和自己所屬本宗歷代祖師,以便加持受灌者。 完成「灌頂」傳法儀式之後,受灌者便直接進入密教 (金剛乘) 加行道的修持階段,也就是密教行者入密的「前導」,被視為密教的「根基」。